首页 新闻动态 会计之窗 政府信息公开 机构设置 政民互动 政务服务

创新财政金融支农机制 助推全市乡村振兴战略

日期:    来源:    浏览次数:

市财政局紧紧围绕市委四届四次全会的决策部署,创新财政支农机制,建立农业信贷担保体系,设立了覆盖全市的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建立银政担合作模式,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放,有效化解农业发展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新动力。

一、建起来,共同搭建全市农业信贷担保机构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和全省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视频会议的要求,我市积极主动与省农担公司进行协商,研究落实组建农业担保机构、合作开展农业信贷担保业务。

2017年12月,市政府与省农担公司签订了财金互动助推农业产业发展信贷担保合作协议,省农担公司在雅安市企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四川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公司雅安市办事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业信贷担保业务。根据合作协议,建立银政担合作模式,通过开展农业信贷担保服务,引导推动合作银行提供不高于3亿元的农业产业发展项目融资贷款。今年我市与省农担公司、邮储银行雅安分行、农业银行雅安分行、各县(区)农商银行(农村信用联社)分别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共同发展农业信贷担保业务,引导合作银行将金融资本投向农业农村。由于我市农业担保业务发展良好,今年10月,省农担公司在我市设立了省农担公司雅安分公司。

二、管起来,加强农业信贷担保业务管理

1.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市财政、农工委、农业、银监、金融办等部门联合成立了全市农业信贷担保工作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在市财政局,指导全市农业担保体系建设工作。各县(区)均成立了县级指导委员会及办公室。全市建立起上下统一协调、横向沟通顺畅、政策保障有力、体系运转高效的指导机构和管理体制,协调、推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和运营工作。

2.落实部门职责分工。农业信贷担保工作由各级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负责。其中:财政部门负责做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牵头工作,研究制定财政支持政策,加强风险保障金、风险补偿等资金保障,会同相关部门建立代偿风险预警机制。农工委(办)负责产业发展指导、牵头收集、审查项目,出具县级项目推荐意见。农业、林业、水务、扶贫、旅游等部门充分发挥行业部门优势,负责项目的设计指导与推介、建立各部门项目库,推动贷款主体财务规范,提供保后技术指导服务,开展风险评估,配合制定相应支持措施。银监部门负责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农业信贷担保业务的监管。金融工作管理部门负责对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的行业监管。

3.健全运行管理制度。市财政局会同市级相关部门,健全银政担合作模式相关制度,先后制定印发了《关于设立雅安市农业信贷担保风险保障金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做好农业信贷担保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和《雅安市农业信贷担保业务操作规程》等制度,促进农业信贷担保业务正常运作、规范运行,持续发挥作用。

4.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坚持把农业担保经营风险防控放在首要位置,各县(区)、农担机构和合作银行健全规章制度,加快标准化进程,形成统一规范。加强内部控制,强化日常监管,实行最高限额控制,足额计提风险准备金。规范业务流程,严格保前调查、项目审批、保后跟踪、代偿追偿等程序。财政部门管好用好财政风险保障资金,提前筑牢防火墙,确保农业担保可持续发展。

三、转起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发展

1.实现风险分担。建立了银政担风险分担机制,三方合作共同承担贷款损失,有效减少我市风险分担。当项目贷款发生逾期风险损失时,政府风险保障金承担30%,省农担公司承担40%,合作银行承担30%。我市首期设立风险保障金3000万元,用于补偿风险损失。

2.降低融资成本。融资主体承担的综合信贷成本(贷款利率、担保费及增值服务费率等各项之和)控制在8%以内。单户(个)经营主体可享受自身免抵押、免担保、10-200万元信用贷款(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破解三农领域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3.业务稳步发展。我市开展农业信贷担保业务,一方面,通过信用担保的形式,解决解决银行最为担心的风险敞口问题,引导金融机构尤其是大银行的信贷资金投入农业农村,另一方面,通过建设专注服务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企业文化和信用信息评价系统,破解农业风险甄别的难题,实现可持续经营缓解农业产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截止2018年10月,我市已累计为全市40个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提供农业担保,共获得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发放的银行贷款5,735万元。贷款项目主要涉及我市各县(区)茶叶、果蔬、花椒、养殖、林业等特色优势产业。


新浪微博 雅安财政微信 今日头条
主办:雅安市财政局 联系方式:0835-2623717 蜀ICP备19017236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33 公安备案号: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