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动“三管三必须”落地见效,全面推进雅安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自2025年起,雅安市对市本级专项资金开展了绩效跟踪问效工作,提升市本级专项资金使用绩效。
市财政充分发挥绩效监督牵头作用,组织预算、国库、绩效、监督、评审和各业务支出管理科室组成监督检查组,根据平时掌握存在问题和重点工作安排,选择部分县区和上级补助专项资金重点跟踪问效,每两月向市政府分管领导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报送财政运行报告,反映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提出下一步整改措施,引起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夏凤俭批示“送映梅同志阅,请万见同志会同市财政部门加强财政运行情况定期分析,强化财政收支管理,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市委副书记、市长彭映梅批示“请万见同志牵头强化运行调度,抓紧推出‘大财政’运行机制,动真碰硬、多措并举推动财政高质量发展”。
一、优化工作机制,建立绩效管理“新体系”
雅安市进一步优化工作机制,除每年向市委、市政府报告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情况和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工作情况外,还将绩效跟踪问效情况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两个月将全市财政运行情况向市委、市政府作专题报告。跳出绩效监控和绩效评价时间点的束缚,对专项资金的绩效管理不是“秋后算账”而是全过程“导航”,督促部门转变绩效管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作为的思想,强化全过程绩效管理的意识。
二、强化组织保障,凝聚绩效管理“新合力”
多方齐抓共管,“财政+主管部门”形成工作抓手,一手抓资金使用绩效,一手抓项目实施监管。“横向”互动,市财政局整合绩效管理科、财政监督检查科、业务主管科室、评审中心、会计科,主管部门整合财务和项目主管科室形成工作合力;“上下”联动,县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对应股室进行配合。围绕预算绩效管理和监督能力的提升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三、深化问效方式,开创绩效管理“新形式”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资金量较大、社会关注度较高的产业发展类项目,从主管部门和业务科室日常管理过程中发现问题线索出发,有针对性的定期进行绩效跟踪问效工作。深入项目“一线”核实数据,查看资金安排依据是否充分、资金使用绩效情况及项目推进情况。根据评估结果对政策支持方向和后续资金保障进行动态调整,有力督促各预算部门“精打细算”,切实做到“大钱大方,小钱小气”,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防止资金沉淀闲置,提升专项资金使用质效,也对后期财政绩效重点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常抓才能长治,常态才能长效。雅安财政通过绩效跟踪问效,强化结果导向、成本效益、责任约束,将着力点从财政收支扩展到财政资源配置和项目跟踪问效,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公共服务质量,推动政府效能提升。
|
主办:雅安市财政局 联系方式:0835-2623717
蜀ICP备19017236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33 公安备案号: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89
|
![]() |